宝鸡市渭河滩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15/07/03 20:40

投票数

0

浏览量

638
作品编号:ILIA-S-20152624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宝鸡市渭河滩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公共空间

图片属性:项目定位 图片描述:

设计说明

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也是宝鸡的母亲河,是宝鸡市境内地表水系的主动脉,既是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又是川道地下水的重要补充水源,同时又担负着泄洪、释污、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针对宝鸡市渭河现状,渭河的生态恢复变得极其重要。 本次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基地位于宝鸡市金台区福谭大桥下渭河北岸滩区所形成的三角地带,规划设计范围全长约800米,共占地面积约400亩。总体景观规划设计,符合金台区规划发展的特色,并突出了“生态性”的设计理念,顺应时代共建海绵城市的风潮,旨在恢复渭河河滩的生态效应,重建美丽渭河,注重现代人的审美感受和时代特色,集防洪、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满足多元化的功能需求,妥善处理与城市用地、道路交通及周边建筑的关系,以科学的分析为基础,特设一条生态堤坝,堤坝为绿岸降低了洪水的危害,给周边的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带来了清凉的绿荫。每一个设计都是要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特设生态堤坝则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这一理念,共建城市“生态走廊”。

图片属性:基地现状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河岸探究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海绵空间构建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总平面图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分析图1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分析图2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剖面意向图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鸟瞰图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效果图,新生广场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效果图,入口广场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效果图,景观大道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效果图,芦苇生态景观区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效果图,景观大桥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效果图,海绵湿地区 图片描述:

设计感悟

渭河横穿宝鸡市区,渭河河滩一度成了“废弃物”的“集散地”。全市境内的300多条河流,80%以上基本干涸。在这座钢筋水泥森林的城市里,由于绿化和水体的稀少,十多年来,在盛夏期间,宝鸡市的最高温度已超过了素有“华夏四大火炉”之称的武汉、长沙、重庆和南京。宝鸡市政府也将渭河生态建设方面的重点放在对滩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建设上。 对于本次设计,我收获颇多,2014年暑假第一次去现场调了研,之后次年4月第二次调研,亲身感受到了春夏两季渭河河滩的不同状况。第一次调研时,我看到的是烈日下裸露的河滩,风轻轻一刮就扬起的粉尘,以及死在河滩上发臭的鱼,环境恶劣程度不容小视;第二次调研时,基地已被规划为湿地公园,并已开始为沙地土壤增加肥力,我希望不久后这里真的能成为绿草茵茵,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象。这两次调研使我心情变得沉重,在跟老师的探讨之下,将设计重点放在了恢复河滩的生态上,并研究出一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堤坝。作为一个学生,设计方案并不够成熟,设计经验也有所欠缺,但我一定争取努力做到更好,在这里我要感谢段渊古和田永刚老师,是他们孜孜不倦的引导我去思考与探究,为我的设计方案出谋划策,学无止境,我将不负老师的教诲,认真的完成每一次方案。

投上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