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机更新的浮海村田园综合体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of fuhai village rural complex based on organic renewal

主创设计:龙浩瑜

设计成员:李立宇  严舒

作品编号:ILIA-S-20196576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园区景观设计

2
热度:2060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基于有机更新的浮海村田园综合体景观设计

主创姓名:龙浩瑜

成员姓名:李立宇  严舒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园区景观设计

图注:01 项目背景
说明:
    涔天河水库的扩建工程对周边区域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自工程启动以来,涉及淹没江华瑶族自治县8个乡镇、1个林场、49个行政村。在此工程影响下,水库周边大量村落被迫改变传统的生活生产习惯,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加剧了村落的空心化。据调查,在此次受水库扩建影响的移民中,有78%是少数民族人口(瑶族、壮族),经过集中移民安置后,产生的重组小镇已然丧失传统村落的自然风貌,部分不合理的商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消耗,还压缩了传统乡村自然、有机发展的空间。

设计说明

本设计方案结合有机更新与田园综合体理论,旨在探索合理的乡村建设手法与产业发展模式,在尊重传统村落自然规律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实现浮海村的景观、文化、居住以及公共空间的重构。在保护传统村落现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运用有机更新理念对乡村的有机属性与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形成适用于乡村规划设计的低干预“有机更新”设计理念。在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脉的同时,针对乡村新的功能需求,在选址、产业发展、功能分区、交通系统以及环境设计中进行有机更新改造,最终形成完善健全的乡村居住环境、促进乡村新型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村落整体风貌与文化的延续。

图注:02 区位选址
说明:
    设计选址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清塘乡浮海村,西靠小圩镇,北临清塘乡,南面是新建的移民安置镇水口新镇,东面是涔天河水库扩建蓄水后的库尾地段,设计划定的红线范围大约640亩左右。浮海村作为一个百年壮族老村,处于一个尴尬的地理位置与时代发展的交叉口,面临着与许多传统老村同样的问题,故选取其作为典型代表进行分析与设计。

图注:03 设计策略
说明:
    基于对理论的研究以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形成浮海村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以健全乡村整体环境为首,塑造三产有机发展,最后提升人文环境价值。

图注:04 设计概念
说明:
    在规划设计策略的基础上,以有机更新为核心,生成方案整体的设计概念:实行对浮海村整体环境的分级干预,对空间进行评价并利用不同程度的干预手段进行改造与更新;在尊重乡村传统发展肌理、交通道路以及建筑形制的基础上,完善现代功能与产业的发展环境;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环境的有机健康。

图注:04 设计概念
说明:
    在规划设计策略的基础上,以有机更新为核心,生成方案整体的设计概念:实行对浮海村整体环境的分级干预,对空间进行评价并利用不同程度的干预手段进行改造与更新;在尊重乡村传统发展肌理、交通道路以及建筑形制的基础上,完善现代功能与产业的发展环境;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环境的有机健康。

图注:05 功能分区规划
说明:
    针对田园综合体农业、休闲旅游、娱乐以及居住四个板块的内容,结合对浮海村周边旅游潜在客群问卷调查的结果,将浮海新村的整体规划分为四个分区以及其下的各类功能空间,最终形成了农业景观区、综合产业区、生活居住区以及延展规划区。

图注:06 总平面图
说明:
    最终形成的总平面图完整地保留了原有浮海村整体格局与肌理,北面设计有游山栈道可游览观音山,北面设有码头、滨水栈道等,西面完整地保留了浮海村原状大面积耕地,并铺设有景观栈道,提供观光与活动体验。

图注:07 交通分析
说明:
    主干道:目前设计范围内主要道路为规划升级后的S355省道(原S326),路面宽度8.5米,其余为村道,分别是规划后的康庄大道与滨湖路,宽度3-5米,路面以水泥和砂石为主,规划范围内,道路质量相对较差。
  村内步行道:村域内部道路系统不完整,断头路较多,连通性差,且村内道路多是简单的裸土地、石板路,水泥路较少,雨天会出现泥泞、湿滑的情况。村落共有6处出入口,1处校车接送点。

图注:07 交通分析
说明:
    主干道:目前设计范围内主要道路为规划升级后的S355省道(原S326),路面宽度8.5米,其余为村道,分别是规划后的康庄大道与滨湖路,宽度3-5米,路面以水泥和砂石为主,规划范围内,道路质量相对较差。
  村内步行道:村域内部道路系统不完整,断头路较多,连通性差,且村内道路多是简单的裸土地、石板路,水泥路较少,雨天会出现泥泞、湿滑的情况。村落共有6处出入口,1处校车接送点。

图注:08 交通网络系统规划
说明:

图注:08 交通网络系统规划
说明:
    针对浮海村整体内外部交通的规划,根据田野调查的结果,在原有的交通系统上,进行有机延伸,规划后的交通网络延续了老村的传统肌底。通过对部分建筑进行拆除,对高差地形进行道路铺设,最终形成了整体的交通网络系统。主要以3米的村内人行主干道(包括耕地栈道、山林栈道)搭配部分1.5米人行次干道为主,做到主次分明,快慢有序,提高了浮海村整体的交通畅通性,保证了各个节点之间的连通性与可达性。在此基础上,针对田园综合体的核心要素,进行了三条体验游线的整理与设计,分别是景观体验游线、文化体验游线以及田园社区游线。

图注:09 人群结构&活动分析
说明:
    浮海村作为百年壮族村落,村内的居民以壮族为主,还有小部分租住在村落内的瑶族租户。结合数据资料与实地调研得出:在水库修建过程前后,浮海村的整体居民人数下降了40%,青壮年劳动力急速流失,外出务工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从34%上升至53%,并且由于大面积的耕地被淹没与收购,种植养殖的比例从48%下降至20%,而其他类别的经济活动则有所提升。
    儿童群体:日常的活动主要是在村落周围结伴玩耍,利用村落中的废墟进行游戏以及共享玩具等活动。
    青少年群体:日常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进行学习,在家的重要任务是照看弟妹以及辅助家务等。还有小部分大龄青少年处于辍学与外出务工的过渡阶段,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会在家中协助农务。
    中老年群体:日常会进行一些农务活动,或在家照顾小辈、在村口的校车点接送儿童上下学。

图注:10 公共空间&建筑类型分析
说明:
    村内现有公共空间基本以农业景观为主,多用于种植蔬菜,以空间位置对空间进行分类,主要有:耕地种植型,废墟种植型,空地圈种型。
    耕地种植型:零散地分布于政府收购后暂时还没有改变功能的耕地中。废墟种植型:选择废弃建筑中屋顶缺失的空间,移植泥土后进行蔬菜种植。空地圈种型:一般会选择紧挨着自家房屋边上的空地就近种植蔬菜。

    经过现场实地调研,对村落的建筑的特征进行分析,主观上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的建筑:次生干栏民居、汉化地居式民居以及现代乡村别墅民居。
    次生干栏民居:整体色调以黄、灰为主,采用的是传统夯土、黄砖墙以及黑瓦等材料,在建筑整体的结构上体现出墙体偏厚、开孔较小、内部空间封闭等特征。
    汉化地居式民居:从建筑单体上来看,其天际线以马头墙或人字山墙以及瓦檐作为收束,墙体大部分不抹灰,露出清砖,基底勒脚则采用石材或卵石砌成。建筑的高度基本以一二层为主,并且差别不大。
    现代乡村别墅民居:采用砖混结构,3-4层,顶层一般为整层平台晾晒空间,搭配欧式围栏,铝合金窗户,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一般会装配防盗门。整体建筑色彩以砖红、灰色调为主,部分现代乡村别墅民居会在外立面上铺贴瓷砖。

图注:10 建筑优化改造分析图
说明:
    针对村落内的建筑改造,提取浮海村内数量最多的壮族传统次生干栏民居作为原型,针对原型建筑的屋面与晒台部分进行采光优化升级,根据空间的需求进行门、窗、墙体等细节的调整,以及联系建筑不同的现状条件与未来规划的空间类型进行设计。在材质上统一选取与黑瓦较为相似的现代建筑材料的陶瓦,在墙体以及结构上依旧采用黄砖与木构架。在建筑的改造上总体控制在3种建筑单体优化型与2种建筑组合优化型。

图注:11 农业景观分析&效果图
说明:
    农业景观区在交通设计上,形成了老村中各个模块的连接,在形式上采用架空木栈道的手法,尽可能降低对原有环境的影响。在区域范围内,设计有农业体验区、农业观光区、农耕博物馆以及观景台。本区的亮点是用独特的农田景观形式来表现农业之美,结合生产与游览形成双重体验模式。农田内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游客可观赏各种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及不同生长期的开花、结果,农作物的色彩也可以形成四季不同、年年有变的景观效果。

图注:12 田园生产空间分析图
说明:
    在田园生产空间的规划设计上,注重公共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预留大量绿化景观空间,并且结合壮族居民的日常生活特点,形成具有乡村风味的生活景观,营造自然乡趣的体验环境。在模块产业与功能塑造上,结合农业生产、科研、活动体验以及壮族饮食文化进行设计,升级传统农业园中的空间功能,旨在形成完整的、现代的、丰富的生产流程体验闭环,提供采摘、参观、学习、商业售卖等多种服务,为游客营造丰富、立体的田园生活体验。

图注:13 节庆广场分析图
说明:
    节庆广场空间以铜鼓作为设计元素,形成歌圩广场、文化广场以及入口广场三个空间,以歌圩广场为核心,结合壮族节日宴会、节庆活动等进行空间设计,搭配文化广场与入口广场,更好对壮族节日文化进行解读与展示。

图注:14 田园生产区&节庆广场效果图
说明:
    田园生产区在整体设计思路上,结合壮族饮食与当地果蔬产出进行设计,在空间中形成完整的流程闭环,新鲜原料从采摘体验区,输出至制作工坊,田园餐厅以及概念商店。
    节庆广场空间以壮族节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铜鼓作为设计元素,形成环形下沉阶梯广场,可用于节庆表演。文化广场廊架,顶上面板浮雕铜鼓经典纹饰,形成文化展示空间。

图注:15 文化展示空间分析
说明:
    在文化展示空间中,划分为创意文化板块与传统文化板块。在创意文化板块中,设计有:创意工作室、公益客栈、壮族美学馆、牛角市场、户外展览空间以及休闲广场;在传统文化板块中,设计有:壮戏馆、壮族生活馆、铜鼓馆&手工坊、村史馆、壮乡酒坊以及ZHUANG酒吧。
    这部分空间由几栋现代红砖建筑以及浮海村传统的壮族特色建筑构成,在空间上为了形成一个融合,通过二层交通廊架的搭建以及现代与传统元素的互相融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游线上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验闭环。

图注:16 文化展示空间效果图
说明:
    这部分空间由几栋现代红砖建筑以及浮海村传统的壮族特色建筑构成,在空间上为了形成一个融合,通过二层交通廊架的搭建以及现代与传统元素的互相融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游线上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验闭环。

图注:16 休闲活动空间分析
说明:
    根据对儿童群体的调研与分析,将活动空间根据3-12岁儿童、12-18岁青少年以及全年龄段未成年的需求进行划分,并且根据区域的活动进行动静分区设计,3-12岁以及12-18岁以娱乐、运动为主的活动,设计在了位置较为靠外的动区,全年龄段未成年以阅读、自习、功课辅导等为主的静态活动,设计在靠近老村内部的安静区域。而互动区的重点,则是为村内儿童与外来游客中的儿童群体,以及亲子家庭之间提供一个互动的活动空间。

图注:17 休闲活动&综合服务&码头效果图
说明:
    基于对浮海村田野调查以及潜在游客群体旅游意向的基础上,本设计在浮海村的休闲活动空间将以儿童活动、亲子互动作为空间主题。根据留守群体与游客群体的需求,将休闲活动空间分为活动区与互动区。
    综合服务空间的设立主要是为兼顾村内居民的日常需求与处理外来游客管理等内容,相较于当代大多数乡村活动、办公、管理空间因长期封闭而失去活力的使用状态,本次对于综合服务空间的设计通过开放、鲜活的空间环境,延续浮海壮族村独有的生命力,形成村落一个活泼、开放的外化形象。在空间的设计上采用流动的空间体系,延续了本土化的材料语言,将有形的空间功能与无形的场所精神融为空间本身的建构逻辑,为村庄注入新的活力。
    在水库蓄水至313m水位线后,浮海村东面形成了水库库尾,这将是丰富田园综合体产业、提升旅游价值的重要挑战。基于此背景,笔者在规划延展区设计了码头综合体空间,旨在综合交通旅游、水上活动、水产饮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产业融合的码头空间。

图注:18 牛角集市
说明:
    在牛角集市的空间形态设计上,取自壮族敬牛、爱牛的传统,牛在壮族人的心中象征着勤劳、勇敢,所以集市的设计选取了牛角作为设计元素,在平面与三维形态上变形成为集市的顶盖以及入口标识。壮族文化丰富多彩,除了需要有良好的保存与展示空间之外,还应有着稳定的输出市场。牛角集市的设计便是为壮族文化产品提供这样的环境,在空间中,可以定期举行文创产品集市、手作文化节、农产品文化节等,在旅游淡季以及日常生活中,还可充当日常集市。

图注:19 春夏秋冬农耕效果图
说明: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游客可以观赏田间的嫩芽新生,绵绵细雨下的雨后彩虹,是纯净乡村独有的一道风景;夏日临山靠水的浮海村是避暑的最佳选择,田间地头的居民在微微散热的日头下劳作,空气中有泥土的味道;秋天是最好的观赏体验季节,挥动的镰刀带来收获的真实体验感,黄色的稻田是绝佳的观鸟、摄影地;冬天的浮海村偶尔会迎来雪季,大片的稻田淹没在皑皑白雪中,此时迎来壮族一系列祭田、收镰等节庆活动,在美食与欢乐的氛围中迎来新的一年。

图注:20 鸟瞰图
说明:
    村落的更新分化为改造部分与保留部分,改造部分延续了浮海村传统建筑的形制与形式,在整体上延续了浮海村原始的乡村风貌,并在此基础上,注入了丰富的现代功能以应对快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保留部分以小尺度的修复更新为主导进行空间改造,基本对现有空间建筑格局不做过多的干预。

设计感悟

本设计旨在通过对农村建设、有机更新以及田园综合体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结合江华县浮海村的实际情况,试图对浮海村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起到指引作用,实现乡村功能更新与产业多元发展,最终达到物质与文化环境的有机生长。在尊重乡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实现乡村地区居住环境、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功能重构为目的,从乡村空间的现状出发,结合多维度人群关系与需求,在功能更新与产业发展的大框架之上,从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各个方面,提取有价值的乡村人文元素,进行保留与延续,最终起到维护乡村环境人文底蕴的作用,保证乡村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